我的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我的网站30 >

住建部新标让“以克论净”更贴人性

时间:2024-02-07 10:47 来源:网络整理 转载:我的网站

近日,住建部正式发布2022版《城市道路清扫保洁与质量评价标准》(CJJ/T126),该标准将替代2008版的同名标准,自5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标准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道路清扫保洁质量评价方式改变了,人工清扫不再执行“以克论净”,“以克论净”仅限机器作业考核。(《华商报》4月15日)

《韩非子·大体》有云:“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吹毛求疵”的本意是告诫人们不必苛求完美,挑剔缺点。想不到,随着时代变迁,却也演变成了“刻意寻找差错”的代名词。“以克论净”其实也一样,其本意是希望还街道一个整洁的环境,但随着一些地区“考核标准”的不断细化,成了层层加码的“枷锁”,让环卫工人屡屡受罚。

且不说落叶、灰尘、纸屑会不会随人员起伏飘落,人工清扫终究有人力极限。过去,用人工清扫人行道,用机械采集评价样品,人工与机械之差,势必会造成劳动成果的误判。要求人行道比人脸还干净,终究不太现实。住建部新标准的出台,既考虑到了城市道路清扫的实际情况,用实事求是的柔性评判,还原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也有利于降低环卫工人的清扫压力,引导他们集中更多的精力解决道路难除的污垢,长效作用明显。

新旧《城市道路清扫保洁与质量评价标准》的更迭,让环卫工人脱离“以克论净”之苦。让我们意识到,评价工作不能紧盯结果盲目拔高要求,必须结合人情实际,动态调整目标。不能让主体为“人”的执行者,拿出明显超出人力范畴的成绩。与其耗时耗力用小刷子一粒一粒收集灰尘样品,不如拿起扫把参与劳动。着眼未来,希望同类“人性化改动”能更多一些。(严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