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我的网站34 >

秦岭南雅寺,南雅、南雅,为何会命名南雅?知道答案后我们都笑了

时间:2024-01-29 21:32 来源:网络整理 转载:我的网站

寻访秦岭观音山示意图

文人是最善于联想和想象的,原本简简单单的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经过反复推敲、认真琢磨、刻意解读,有可能就成了完全不一样的另一个意思。

关于秦岭观音山南雅寺的寺名就是这样的。南雅、南雅,为何命名南雅?再次寻访南雅寺的时候,我被这个问题反复纠缠,想到了许多种解释,唯独没想到真正的答案竟然如此简单。

名字·遍翻资料无果

时间是2020年5月17日13时9分,再往里走,里面就是秦岭观音山南雅寺了,也是我们此行的终点。

为什么起名叫南雅寺?遍翻资料无果。根据我们的猜测,大致有两种可能:

一是取自南雅本义,南雅指《诗经》中的《周南》《召南》《小雅》《大雅》,起名者为文人。

二是系南无二字误传,南(na)无(mo),无音摩,二声,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我自认为这个的可能性最大。

来到南雅寺大院,左转就是之前提到的石碑所在地。石碑共有三块,两块为近代的功德碑,另一块老旧一点的就是清代石碑。

这其实还不是镇寺之宝,比尔·波特先生在《空谷幽兰》里说:71岁的住持常照,拿出一只小钟给他们看——那是三百年前清朝初年皇帝赏赐给南雅寺的,它看起来很粗糙……

答案·竟然如此简单

住持常照提到的的这只小钟去了哪里?我问过看庙人,看庙人并不知道。

我们只好开始看这块清代石碑,这块石碑碑名为“三修南雅寺碑记”,上面写着:党间,鬼神之为德,其至矣乎……南垭寺乃前朝……

碑文具体内容,没读明白多少,不过却发现寺名来历有新线索。所谓南雅,起初恐为南垭。从位置来看,南雅寺确实就在观音山的南面垭口之上。

没想到秦岭观音山南雅寺这个名字的来历,竟然如此简单,不过是被文人简单加工了一下,把“垭”字改为了“雅”字!友人天、友人鱼还有我相视一笑,我们之前确实想多了。

“大清咸丰三年”,碑文正文内容虽然难以辨识,但碑文最后的这个落款日期,却清晰可见。从这块碑来看,并不是上好的石碑,略显得有些简陋。

就像比尔·波特先生对常照法师拿出的那个镇寺之宝的评价那样:这只小钟看起来很粗糙,似乎说明南雅寺在清代皇帝的寺庙名单上,地位也不是太高。

蒸馍·我们一个没吃

石碑边上,有一个简易灶,灶里烧着火,锅里蒸着馍。里面的馍大概已经快蒸好了,空气中隐隐飘着馍香。

看庙人没有像其他人那样,询问我们要不要吃馍,其实我们自带了足够多的食物。

比尔·波特先生寻访南雅寺的时候,碰到的情况跟我们一样:已经是中午了,但是住持没有请他们留下来吃饭。

实际上,在秦岭山中寻访山寺古庙,我们非但不会轻易接受别人的食物,甚至连水都不会喝一口。山中不比村庄,南雅寺这样的地方,食物供给实在是太少了。

看庙人蒸的馍,肯定是计算好个数的,每顿吃几个,能吃多少天,想必都计算得仔仔细细。从他居住的这间房子,也能看见山中生活的艰苦。

大殿·依旧庄严挺拔

眼前的这间大殿,是南雅寺最好的建筑,先前在远处看到的成片殿宇,其实就是这里,这里远远谈不上雕栏画栋。

30年前,常照法师领着比尔·波特先生一行,参观过一间即将竣工的新大殿,如果没有猜错,想必就是眼前的这栋建筑物。

当年化缘筹款修建大殿的人已经远去,但是大殿依旧庄严挺拔。

大殿门口,放着一口一米高的大铁钟,这肯定不是常照法师提到的那口钟。那口钟很小,应该可以很方便地“拿进拿出”,但眼前的这口钟,体积颇大,一个人肯定无法移动。

铁钟必是后来新铸的,上面写得有“南雅寺”“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字样。南山飞雨滴残卮,野寺鸣钟客散迟,意境大抵如此。

厨房·筷子数量上百

南雅寺如今只有一个看庙人,但香火鼎盛的时候,这里肯定远远不止一个人。

最起码,比尔·波特先生30年前寻访的时候,这里就住着三个人,除了常照法师外,另外还有两位居士跟他住在一起。

大殿一侧,有一间厨房,这间厨房应该废弃了多年。墙上空无一物,灶头已经垮塌,地面满是杂物。

但厨房外的一只水桶里,却装着上百双筷子。筷子上同样落满了尘土,起码已经两三年无人取用。人来了又走,走了又来。来来往往的游客,停停留留的修行人。

千百年的时光里,这里已经迎来送走过了多少人?又有多少人,啃过这里的一个馍?喝过这里的一口水?我的思绪在翻飞,感慨有万千……

准备离开时,看庙人已经坐到了寺门大殿外。“从菜地边的这条小路,也可以下山,路要近一些,但非常陡!”告别师傅,我们下山。

后记·兔子个大如狗

30年前,比尔·波特先生没有从原路下山,他走的是观音山西边的另一条山路。《空谷幽兰》里如是记载:

午饭后,我们(从西景池)继续沿着山路往下走。

在一个地方,我们惊起了一只像狗一样大的兔子。山坡上铺满了去年秋天的落叶,那只兔子从山坡上跳窜而下的声音把我们也吓了一跳——其程度跟我们吓着它的程度差不多。

二十分钟后,我们路过金蝉寺。没有人在。几分钟后,我们路过一间茅篷。晒在太阳底下的衣服是一位尼师的。还是没有人在。

五分钟后,我们到了一条深谷的谷底,走过一座木桥,往对面的山坡上爬去。又过了几分钟,我们到了龙王寺。它是明朝的一座老比丘尼道场。

东南大约一百米处,是未来的观音寺的寺址。回首看看观音山,我估计,我们在山峰西南不到两公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