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我的网站34 >

胶东历史区划:民国时期莱阳县的“青山乡”

时间:2024-04-15 06:09 来源:网络整理 转载:我的网站

本文的主题与胶东历史区划有关,这次要介绍的区划名称叫作“青山乡”,是民国时期由莱阳县设立。

之所以一开始就要强调是民国时期的“青山乡”,是因为莱阳县历史上曾有另外一个青山乡。

根据《莱阳县志》记载,明代及清雍正之前,莱阳县共设有十四个乡,青山乡即其中之一。至雍正末海阳建县之后,行村、嵩山、林寺三乡由莱阳县划归海阳县,青山乡则划归宁海州换来乳山乡增补海阳县。

就面积而言,清代的“乡”要比民国时期的“乡”大很多。因此,这两个“青山乡”不仅历史时期不同,辖区大小也有明显区别。

民国时期莱阳县实行“区乡制”,县和乡之间还有区这一级。青山乡具体属第二区管辖。

根据《莱阳县志》记载,青山乡共辖八个村,分别是堑头、倪家店、石沟、东庙后、西庙后、庙西、青山后、乔家泊。

(▲上述村庄的位置示意)

对照现在的区划,这些村庄大部分都位于如今莱阳市龙旺庄街道的辖区内,只有青山后一个村属城厢街道管辖。

(▲青山后村和附近的山)

关于“青山乡”这个名字的由来,县志并无明确记载,推测与青山后村称呼中的“青山”有关联。而根据《莱阳市地名志》记载,青山后系清初建村,因地处青山后麓而得名。

查看地图可知,这里所说的“青山”,在青山后村的南面,详细海拔暂不知晓,应当不会太高(这一片区没有大山)。

(▲望石山和附近的东庙后村)

“青山乡”虽然冠以“青山”两字,但就名气而言,这一区域内最有名的山当属“望石山”。此山地处东庙后村之南,山不甚高,而奇石耸立,风光独特,旧时山上有庙(褚遂良祠),每逢庙会,热闹非凡。老莱阳县八景之一的“望石游春”,即此。后来随着历史变迁,庙不复存在,山亦非旧貌。(注:明清时期莱阳县曾设有望石乡,望石乡下辖堑头社。参考其他社的情况来推断,那时的堑头社应该比后来的青山乡要大。不过村庄是否完全覆盖,暂时无法判断。)

(▲乔家泊村附近的204国道旧线路)

就地理位置而言,“青山乡”处在莱阳城东,地当要冲,从老辈起就是交通要道。明清时期莱阳县到宁海州的官道应该就经过这一片区。倪家店村名称中的“店”,相传就是因古代有人在官道旁开店而来。后来修建的204国道(国道现已改线,但大路仍在)也从这里经过。经常走204国道莱阳旧线路的朋友,对这些村庄应该不陌生,其中的堑头、倪家店、乔家泊等村,都在道路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