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我的网站45 >

修行应当靠自己-附【修行次第与读书顺序表】

时间:2024-04-10 03:46 来源:网络整理 转载:我的网站

随着我们接触到的学人数量越来越多,发现很多师兄对于“看书”这一件事情有着两种极端的态度。

这里指的师兄,只针对已经参加过念佛践行【基础班】的毕业同学师兄。不针对其他网友,因基本上来访的网友对于佛法的知识是非常的混乱,可能学了十几年佛法的人,这十几年来都是东看一点,西摸一下,完全没有一套完整的,符合逻辑的佛法理路。

等于是出去旅游,不带地图和导航,都是闭着眼睛逛到哪里算哪里,有的甚至逛着逛着,掉海里的也很多。

所以关于,读书要读哪些书,要读哪些经等等,这个事情,此篇文章只针对念佛践行【基础班】毕业的师兄,起码他们对于佛法的三乘菩提框架大致有了模糊的了解。

第一种读书的见解:

有师兄言:不需要去看书,你们来,等到XXX时候能来XXX处参加XXX班,上一次比的上你读书1年。

这是一种看书的态度,就是坐等,然后自己不去读,反正读了也是读不懂,就等着其他人来教。 (虽然末学也无法得知这是什么神仙课)但纵然此话无假,上一次XX课比得上读书1年,也不应当扭曲成就不需要读书,就只等着他人来教。如此对修行必然无法增益。

每一期【基础班】,我们都在极力的说明:禅通达并无有能力能带领大家学习,全仰仗大家本有之善根福德,加之世尊慈悯,所以本期结束后,希望大家能够在道业上自我增益,学会方法,去自行探寻佛法的真义。

所以,大家不要有任何“躺平”的想法,道,可以由善知识给您指明,车,可以由善知识给您备好,但是最终车还是要您自己开上道去。

第二种读书的误解,更加普遍。

就是无法区分经、书的性质,往往读了很多不符合自己现状的书后,发现怎么我的修行还是老样子?怎么我读了善知识这么多少书,还是什么都讲不出来?

其中的原因是缺少自己的体验,这个问题我们转化一下,就变成,无法阅读符合自己体验的书。这两个问题其实是等同的。

因为缺乏体验,读书只是记住了文字,如果不会讲还好一些,怕就是怕,这个时候太能讲。世人皆看表面,能讲几句的人,大家都认为此人修为不错,你看这些他都知道。于是,往往掉入自己埋下的陷阱,以为自己修行还不错。

所以,末学非常不推荐普通学人,上来就读《楞伽经》《起信论》等等内容,这些都与他们实际修行情况无关。

那么应当如何读书?

我们站在实修角度上说,了解自己修行层次,去重点攻读符合自己修行层次的书是收效最快的。而攻读完这些以后,再去对其他超范围内容做一些了解,快速阅读一遍,才有必要。

这样等到自己的体验增长了,再回头来攻读,下一个层次的书。所以套用孙子兵法的话“兵不在多,在于精;将不再广,在于谋”。

所以有师兄与末学言:我知见还不行,所以观行体验上不来。我说这和你知见有什么关系,该读的几本书,你都详细读完,再回头来体验就行。非要知道什么是五阴十八界才能观行?那照这么说,六祖永远开不了悟了。

但是话反过来说,如果对「实修理路相关的知见」不了解,那么就容易走偏。所以前期要读的,绝大部分都是「实修理路相关知见」。

而有的书,要放在有的书后面在读。有的书,要压着,没有到某个层次,最好不要先去碰,特别是没有善知识的情况下。有类人一般慢心较重,所以身边也没有善知识,纵使有,他也不会去请教,自己喜欢蒙头搞,“反正这么多书,我都去看一遍不就也行嘛”,看着看着就跑偏了。 这样的例子,其实身边学佛人中比比皆是。

修行次第与读书顺序表

此表凭借末学个人经验,将阅览过的书籍,按照惗佛忆佛的修行次第做对照,重新进行了排序。为了能够让学人,在浩瀚书海中,能够快速找准自己的读书定位。

然而,末学修学佛法时间尚短,无法从善知识书中全面领略其内涵;但因有幸得入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加之末学“世智聪辩”,所以整理出此表,以供学人借鉴。然,末学自身尚处稚儿待哺,如有编排不如理处,莫要见笑。后续末学还会通过自身的修学,将不定期的更新优化此表。

又,此表若非修学正法之学人,读之,完全不知所云;是故,有需此表之学人,必先从 念佛践行班【基础班】毕业后,再向义工索取。

义工师兄,还需善观学人根器,若还无法掌握最基础的惗佛功夫,则给之无益,需先自己私下苦做功夫,初分体会忆佛妙旨方有大益。

又,对于此表的解说,将放在1个月后准备开始的惗佛践行【初级班】中。

菩萨戒子 如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