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我的网站10 >

村里有事不用慌 协商议事出良方

时间:2024-03-26 07:31 来源:网络整理 转载:我的网站
村里有事不用慌 协商议事出良方

“海山村委会源港自然村的水坝水渠被海水冲垮了,有海水倒灌的风险。”8月初,乐民镇一位村长的电话引起了广州市派驻遂溪县乐民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注意。驻镇工作队队员当即放下手头工作,连同镇应急管理干部赶到现场察看情况。

据悉,该村通向出海口的水渠以前是由两个小涵洞构成的,上面用土和沙包覆盖形成一个小型的水坝,在涨潮时,可以阻挡海水倒灌进入农田。但近年来海平面上涨且潮水的冲击力明显增强,水坝被冲毁了。

随即,村委启动村民议事协商机制,研究修复方案并估算造价。经过讨论,大家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快速修复堤坝,防止潮水继续涌入农田,最终众人决定在原地修建混凝土结构的水闸。然而乐民镇年度乡村振兴资金虽已入库,但如果要进行资金调配,走项目程序会耽误不少时间。

在海山村党支部的带动下,源港村民踊跃集资,采取“先建后补”的措施,自主修建源港村水闸,解决突发海水倒灌难题。由村集体出资买材料,聘请周边劳动力修造了一座高3米、宽2.5米的混凝土水闸挡住海潮,确保上游700余亩农田安全种植。同时,村里每家每户主动集资2万余元,村民纷纷运来土方砂石,操起工具配合垫平压实,重建堤岸路。

仅13天,全部工程便顺利完工。这既解决了海水倒灌导致农业受灾的问题,又增强了海山村农业用水调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该地的种植收益。修建过程中,村民议事协商机制充分调动了村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也达到了联农带农的效果。

据了解,镇党委与工作队进一步形成共识,要充分发挥村民议事协商机制集思广益的作用,同时建立项目资金分配激励机制与奖补机制,鼓励各自然村共同参与共同投入,形成“镇+村+乡贤+农户”的共建模式,筑牢乡村振兴的基石。

林日清 龚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