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我的网站9 >

天空为什么会下雨?雨的形成过程是什么?看完涨知识了

时间:2024-03-21 19:35 来源:网络整理 转载:我的网站

天空下的雨到底是怎么来的呢?打开窗户一看,又是一个下雨天,你望着下落不停的雨发愁,心里想着又不能出门玩耍了。为何雨水会从天空中落下呢?难道真的有神仙吗?

下雨在生活中属于一种十分常见的天气现象,让人也见怪不怪了。雨其实就是从云层中降落的水滴,不论是在陆地还是海面,总会有一些水的分布,这些水被蒸发转变为水蒸气的时候,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会遇冷液化,从而变成小水滴。天上那些长得十分像棉花的云其实是这些小水滴组成的。云的外表看起来很柔软,在内部却有无数的小水滴在你争我斗,于是就合并成了大水滴。在空气都承受不了的时候,这些水滴就会受到重力的作用,掉落在地面上。雨水具体是如何形成的呢?地表上的水之所以会变成水蒸气,固然是受到温度的影响,它们在吸热以后就会变成能漂在空中的水蒸气。前面所说的一定高度,其实就是在天空的蒸汽层的上层,这里的温度让水蒸气遭受不住,便将体积缩小上升比重,蒸汽又再次下降到了蒸汽层下层的时候,由于温度相对而言较高,因此又吸热上升,最后便下降,很多人听着听着被绕晕了,实际上这就是一个反复循环的过程,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气体分子会不断的缩小,直到最终集中在蒸汽层的底层,从而打造出一个低温区,水蒸汽通通跑向这里,就会变成我们肉眼所见到的一团团棉花糖,当云团在增大时,里面水滴的斗争以及上下对流越来越激烈之时,温度降低形成雨点的下降。

你是不是以为雨水就是普通的水?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雨水主要通过水,二氧化硫以及二氧化氮组成的。雨水的PH值大约为5.6,因此所谓的“酸雨”都是PH值小于5.6的。雷雨中的雨水还会与多种成分叫做臭氧分子,这也是闪电“赐予它的礼物”,当然,一些漂浮在空中的杂七杂八的杂质和浮尘也会混入到雨水当中,我们光用眼睛无法精细的观察到雨滴的具体成分。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云,是因为它的直径大约为0.0001毫米到0.0002毫米,最大直径也只有0.002毫米。由于它太轻了,体积也很小,因此能被空气的上升气流带入到空中形成云,当下落到地面的时候,体积则会增加100多万倍。

雨滴的形成,除了外界的帮助,也要靠自身的努力。它们是怎么让自己变成雨水的呢?雨滴和云团是两种概念,前者是后者的前提。云滴会像一个迷你的黑洞一样,将云体周边的水蒸气吸收到自己的身体中,从而产生凝结和凝滑的作用,并且云滴所吸收的水汽不能间断,否则凝结就会被终止。只有云滴在饱和状态下,凝结才会继续,云滴也就会越增越大,继而成为雨滴。这就意味着不是所有的云滴都能吸收足够的水汽。有时在一块云中,水汽并不能满足需求,因此也不存在每个云滴都能变成大雨滴。这些小雨滴也不会闲着,它们会被其他的大雨滴合并起来。还有一种情况会让这种凝结和凝华处于加速板,那就是云内既有水滴也有冰晶。云中的云滴在增大时,大云滴的体积和重量也会随之上升,跟那些小云滴相比,自然会更快地到达地面,同时还会将它们吞并起来,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雨还分为很多种类型,前面只说到最基本的雨水以及酸雨,还有“蛙”雨,“铁”雨以及“金”雨,这些都和龙卷风有关,你们是怎么看待下雨天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