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我的网站16 >

象山首创!规模化人工养殖小黄鱼“游上”餐桌

时间:2024-03-21 05:52 来源:网络整理 转载:我的网站
象山首创!规模化人工养殖小黄鱼“游上”餐桌

“像这种二两大小的,就可以起捕上市了。”连日来,在象山一桥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查看人工养殖小黄鱼的生长情况是负责人张进城每天最重要的事。“6月底开始起捕上市,价格在每公斤100元左右。”

小黄鱼是我国重要的海产经济鱼类,与大黄鱼、曼氏无针乌贼、带鱼并称为“四大海产”。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海洋过度捕捞,小黄鱼自然种群呈衰减态势,捕捞量逐年下降。

2014年5月,位于三门口海域的象山一桥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区网箱内发现了5000余尾野生小黄鱼苗种。省农科院科研团队与合作社合作,共同开展小黄鱼人工繁育和养殖技术研究,将这批小黄鱼苗种进行驯化养殖。

驯养、人工繁育、养殖……经过多年技术攻关,我县终于实现了小黄鱼全人工养殖“从0到1”的突破。2019年,象山小黄鱼育苗量达到105万尾,2020年育苗量超过200万尾。

“从小试到稳步扩繁再到网箱养殖,今年上市的小黄鱼是子6代,前两年有少量上市,但大批量上市今年是第一年,禁渔期预计上市4万尾。”张进城说,这批小黄鱼鱼苗从去年5月开始养殖,不同成长阶段需换用不同规格的网箱,控制好养殖密度,养殖难度并不大,但要注意病害防治。“成活率在30%左右。”

据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副站长陈琳介绍,小黄鱼适温性和适盐性广,耐低温性能优于大黄鱼,适宜养殖区域范围广,在浙江沿海均可网箱越冬养殖,且养殖周期短风险低,因此养殖推广潜力很大。

目前,我县小黄鱼人工养殖数量已达到70万尾,养殖示范点4个,预计将有7万尾人工养殖小黄鱼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