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我的网站17 >

在《庆余年》中,为何实力强悍的庆帝也不能做到一统天下,背后有

时间:2024-03-04 17:23 来源:网络整理 转载:我的网站
在《庆余年》中,为何实力强悍的庆帝也不能做到一统天下,背后有什么原因? 庆国想要一统天下,不只是武力上的攻城略地,还要保证庆国上下民心所向?这是在大东山之后,庆国朝堂上能一统天下的最好的时机,也是庆帝最强的时刻。庆帝的眼光是一个武夫的眼光,脑子里的都是阴谋诡计,没有王道,也不是霸道,而是匹夫之勇,所谓帝王心术,说难听了不过是恋权多疑。

庆国想要一统天下,不只是武力上的攻城略地,还要保证庆国上下民心所向?

这谈何容易?

何况庆国本身也是不是什么碾压式的优势,本身庆国的国力也不是正常的国力。

庆国的强大来自两个重要基础:

一是内库能生产源源不断的金钱,赚着全天下有钱人的钱。

二是庆帝是一位大宗师。

这是在大东山之后,庆国朝堂上能一统天下的最好的时机,也是庆帝最强的时刻。

那个时间点上,东夷失去了四顾剑、北齐失去了苦荷,而庆帝则是如日中天,对手刚失去主心骨,确实也是容易动荡的时机。

如果内政稳定,思想统一,那么庆国当然有可能发动对北齐的灭国大战。

但是,这样强大的庆帝对于国政的治理,并没有梳理到位。

他一下子铲除了两位大宗师,但是在皇宫里,陈萍萍借着范闲的手,一下子也杀掉了长公主、太子、二皇子、太后,这4位庆帝最亲的人。

堡垒都是从内部被摧毁。

庆国也不例外,毁掉庆国的也正是庆国最强大的两股力量,一股是鉴察院,一股是内库。

而这些力量,都是庆帝所没有真正完全掌控的。

其实,庆帝还是脑子不清亮。

这一点上,他比之真正的王道帝王是有很大差距的。

庆帝把大宗师看得国政还重要,把内库看的比国民整体经济要重要。

说实话,这已经发力错误了。

武夫能乱国吗?灭不了北齐真的是因为苦荷吗?

肯定不是。

但是,庆帝因小失大,可以说是狂妄,为了阴两个武夫就去了大东山,还要布一个所谓的局去试探自己的儿子和臣工。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内政一乱,庆国已经没有统一天下的能力了。

那么,如果再给庆帝宽容一些,他不那么急功近利,能徐徐图之,能真正来积累自己的国力,发展国家的经济,不用一个武夫的眼光看天下,他将如何?

其实,这样一推,就很明显,他杀叶轻眉,夺庆余堂,眼光只能到那里了,离天下一统差了太多太多。

说他不如叶轻眉,他总不承认,其实眼光确实差太多,如果以庆余堂为依托,缓缓用经济压榨北齐,强大庆军、消耗苦荷,这样下来北齐自然会长期在经济上被压制和胁迫。

庆帝的眼光是一个武夫的眼光,脑子里的都是阴谋诡计,没有王道,也不是霸道,而是匹夫之勇,所谓帝王心术,说难听了不过是恋权多疑。

朝堂无多谋的臣工,林若甫归老,那贺宗纬的才华根本无力谋划一国之政。

将无可用之将,北线作战,无一个可用之将能与上杉虎叫板,庆军不过就是纸老虎而已。

人才凋敝、民心虚浮、朝政紊乱、五子夺嫡、财源被控,这样的庆国又凭什么来一统天下?

些现状又都与庆帝的匹夫之勇、志大才疏有直接的关系,整算计儿子和臣子,其实家底都被陈萍萍算计干净了,都搞不清楚东南西北。

君臣父子,离心离德,背叛不止,内乱都平不掉,哪有能力扩张?

这样的庆帝有什么能力一统天下?非不想,实在是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