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我的网站26 >

台北故宫流出一部超清版《寒食帖》,这放大后的细节,足以改变整

时间:2024-02-27 07:09 来源:网络整理 转载:我的网站

  在学习书法的人群当中,有太多的人练了许多年的字,因为不得法而白白浪费了许多光阴,其中很多人是因为没有仔细分析经典法帖当中的精微细节。我们学习古人书法最重要的乃是学习其笔法,而在没有名师指点的情况下,想要彻悟古人笔法的秘诀,最为简单的方法就是米芾所说:“惜无索靖真迹,观其下笔处”。

  

  “观其下笔处”,就是通过线条的精微变化来判断出书写者创作时候的用笔状态,沈尹默先生数十年悟出古人用笔之道,也是通过这个方法获得的。而当代大部分的字帖,都没有达到“观其下笔处”的清晰度,而直到微喷复刻技术的出现。

  

  台北故宫博物院近期流出一件超清版的苏东坡的《寒食帖》的大图,这件作品我们能够非常清晰地看出其细微的墨色变化,而通过这些用笔的细节和细微的墨色变化,我们能够真实看出苏东坡当时的书写状态,这件作品的文史,足以改变许多人对于书法史惯有的认知。

  

  传统的字帖上《寒食帖》是无法看出其起笔的细微状态以及其墨色的深浅变化的,我们随便从超清版原作中截图的状态:

  

  比如“欲惜”二字,传统的字帖当中,每一个笔画都是同一种墨色状态,并且在用笔的起止之处,也难以看出其细微的笔锋变化,而在超清版当中,“欲”字每一笔的藏锋以及半藏锋的状态都能够清晰可辨,甚至于每一个笔画的运动快慢都能够从细微的波折当中窥见出来,这就是超清版本的优势。

  

  而此卷当中每一处的细节都极度清晰,仔细观摩每一个字的状态,都能够让你获益匪浅,这是一件值得毕生珍藏的旷世经典。《寒食帖》作为“天下第三行书”,其艺术价值无需多言,其用笔的手法之高超,结字状态的变幻神奇,以及其整齐书写节奏与情绪变化和内容的契合状态,都丝毫不亚于《兰亭序》跟《祭侄文稿》。

  

  并且卷后还有黄庭坚的《寒食诗帖题跋》,更是与正文相互呼应,水平丝毫不亚于《寒食帖》正文,此作足以堪为书法史上的“双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