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我的网站23 >

苏轼的几个儿子中谁第一个出仕?能力如何?

时间:2024-02-14 18:57 来源:网络整理 转载:我的网站

说起“送砚”,苏轼似乎有着特别的情结。12岁时,苏轼在家里玩耍时偶得一枚异石,父亲苏洵鉴定,这是一枚“天砚”,苏轼遇见此砚是预示其将有文字大作为。苏轼因此“宝而用之”,并作《天石砚铭》。这种积极暗示教育法,在苏家很是流行。后来苏轼把这块珍视的砚台传给了儿子们,以为传承。

苏轼元祐还朝,全家回到京城,苏迈仍在德兴任上,苏辙奏上《乞兄子迈罢德兴尉状》后,苏迈才带着妻小回京与家人团聚。三代同堂,儿孙绕膝,家中有了难得的其乐融融。元祐元年(1086)八月,苏迈被任命为邻近京城的酸枣县尉。赴任之前,朋友赋诗相赠,满怀羡慕地说:“翩翩苏公子,一官不远游。侍养两得意,人生复何求。”表面上看起来,拥有了自己事业轨迹的苏迈似乎与之后父亲流转并无太多交集,但实际上,“长兄为父”是他回报父亲家族的另一种形式。随着苏轼命途瞬息万变,苏迈一方面要为一家老小的生活考虑,一方面又时时想努力与流落异乡的父亲早日会合,总是难以两全。

苏轼被贬至惠州,苏迈集合其余家人在阳羡(今宜兴)做后方大本营;绍圣四年(1097),苏迈求职韶州仁化县知县成功,带着一家亲眷到惠州本以为可以团聚,没想到朝廷一道新规下令,谪官的亲属不得在谪地相邻地区做官,让计划破灭。紧接着,苏轼又接到通知继续被贬至儋州,骨肉分离似乎已是无解。此时叔父苏辙亦谪雷州,途经惠州,将家眷留在苏迈这里,有无相共。苏迈就这样扛起了二苏家族的大旗,在惠州一住四年。对于长子的担当,父亲认可欣慰:“某垂老再被严遣,迈将家大半就食宜兴,既不失所外,何复挂心,实潇然此行也。”但多少心有愧疚,碍于现实也别无他法,只能通过微言大义来传递舐犊情深。绍圣四年(1097),临行儋州之际,苏轼自画一幅背面小像,题上“元祐罪人”四字,送给迈儿留念。对于这位“天资朴鲁”的大儿子,苏轼不愿他再蹈自己覆辙,受仕宦牵绊,能够“慎言语,节饮食,晏寝早起,务安其形骸为善也”,做个“庸人”也是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