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我的网站19 >

走进霍金曾参观过的全球最精密的仪器——大型强子对撞机

时间:2024-02-12 12:18 来源:网络整理 转载:我的网站

2012 年7 月4 日,欧洲原子核研究委员会(CERN)的科研人员宣布结束一项长达40 年的研究,因为他们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希格斯玻色子是一种全新的粒子,对人类理解宇宙的形成十分重要。希格斯玻色子正是通过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发现的。

1964 年,彼得·希格斯(Peter Higgs)和其他5 位研究人员首次提出了希格斯场的假设,解释了为什么粒子是有质量的。图为彼得·希格斯教授站在紧凑型μ 介子螺线管(CMS)前。紧凑型μ 介子螺线管长25 米,直径15 米,重约12,500 吨。

大型强子对撞机长约27 千米。哪怕只是绕着这个机器走一圈都是个挑战。

指挥中心:该中心集合了欧洲原子核研究委员会八大不同粒子的加速器控制中心。八大粒子加速器共同协作,为大型强子对撞机生产粒子,加速其运转。

超大磁铁:大型强子对撞机中最大的磁铁是偶极磁铁,每个磁铁长15米,重35 吨。在地下50 米,埋有1232 个偶极磁铁。

计算机中心:图为欧洲原子核研究委员会的计算机中心,一排排的计算机解读着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实验结果。该中心内,有17,000 台处理器,85,000 个核心。

冷却箱:为了使磁铁变成超导体,大型强子对撞机要在-271℃运行。图中是“冷却箱”,是大型强子对撞机冷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中一个科研人员将磁铁连接到低温液体存储箱上。在组装对撞机时,哪怕出现一丁点儿的差错,都会使整个科研项目滞后数月。

霍金曾于2006年拜访过大型强子对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