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我的网站4 >

净语录 | 大智文殊,佛道中父母

时间:2024-02-09 01:24 来源:网络整理 转载:我的网站

“《放钵经》曰:今我得佛,皆是文殊师利之恩也”。

这个我,释迦牟尼佛说的。释迦牟尼佛成佛,文殊师利之恩。

“过去无央数诸佛”,就是无数无尽那些诸佛如来,“皆是文殊师利弟子”,这过去。

将来呢?“当来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将来,我们这一批修行的人将来成佛,也是文殊菩萨威神力所加持的。

文殊菩萨代表自性般若。“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

我们学佛的人,没有离开情执,总是把佛菩萨看作是一个人,来求佛菩萨加持。

有没有效?有效,不是没有效,但是你不会开悟,因为你有情执,你情执破掉的时候你会开悟。

你不知道文殊菩萨从哪来的,自性般若,我们心有感,他来应化来的,他是自性般若的化身,这个道理一定要懂。

阿弥陀佛从哪来的?阿弥陀佛是从自性般若智慧功德之所成就的。

没有智慧就没有四十八愿,没有四十八愿就没有五劫修行,没有五劫修行就没有极乐世界。

佛说心现识变,这是真理,极乐世界也不例外。

世间小儿离不开父母,离开父母他的生命就失掉了,修道的人不能离开智慧。

智慧还得加个字最好,定慧。为什么?慧从哪里发?从定中发,心定不下来就没智慧。

心要定下来必须要能舍、能放下。

什么都能舍,为什么?没有一样是真的,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个自己,就是自己的真心,一切法是心现、是识变。

一切法不离自心,一切法就是自己。你能常作如是观,把这桩事情证实。

别著急,著急就错了,为什么?心完全定下来,事实真相就见到了,著急这个心见不到,所以不能著急。

文殊、普贤两尊菩萨,修学大乘的人不但是最好的榜样,是不能离开的一个典范,依智慧、依愿行,下手从愿行下手。

这章嘉大师早年教我的,看破、放下,文殊表看破,普贤表放下。

必须看破才生智慧,智慧现前你才能真放下,你才欢喜放下。

一般人这是很不容易的,他执著,他不肯放下,拼命在追求,过错在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