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我的网站5 >

李秀章等:胶东艾山岩体二长花岗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Lu

时间:2024-01-23 07:28 来源:网络整理 转载:我的网站

胶东艾山岩体二长花岗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特征研究

李秀章1,王立功1,李衣鑫2,王英鹏1,于晓卫1,张文1,郭瑞朋1,刘汉栋1

(1.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 济南250013;2.桂林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广西 桂林541006)

摘 要

胶东地区大规模金成矿作用发生于125~110 Ma,与金成矿作用同期的早白垩世晚期艾山岩体出露于华北克拉通东缘,由深成相的石英闪长岩-似斑状二长花岗岩类及浅成相的闪长玢岩、花岗斑岩等组成,岩体发育岩浆暗色包体。对艾山二长花岗岩开展了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LA-ICP-MS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测试和研究,探讨了该岩体的岩石类型、形成时代、岩浆源区与岩石成因。艾山岩体锆石U-Pb年龄为(115±1) Ma,Na2O>3.47, A/CNK-6~ 210.5×10-6), 低Sr/Y比值(19.5~ 67.3), 具有明显的稀土元素分馏(LREE/HREE = 28.43~34.72,(La/Yb)N= 46.38~56.74),负铕异常(δEu= 0.75~0.83),为一套准铝质-弱过铝质的高钾钙碱性岩系,显示出I型花岗岩的特征。艾山二长花岗岩的岩浆锆石εHf(t)值为-19.7~-16.0,对应的Hf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2.18~ 2.42 Ga。根据岩石学、地球化学和Lu-Hf同位素特征,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艾山二长花岗岩是壳源酸性岩浆与幔源中基性岩浆混合而成,壳源岩浆源区主要为古元古代、新太古代陆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