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我的网站10 >

清涼学堂 | 一起学《楞严经》:别解文义·正宗分(二百三十四)

时间:2024-01-19 20:44 来源:网络整理 转载:我的网站

《楞严经》是佛教的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在内容上,包含了显密性相,各方面重要的道理;在宗派上则横跨禅净密律,均衡发挥,皆详尽剖析开示。圆瑛法师是近代研究《楞严经》最为著名的法师,有“楞严座主”、“海内独步”的美誉。圆瑛法师花数十年心血结成此书,内容丰富、细密,成为讲述楞严经的经典著作,得到了教内外的一致认可。

《楞严经》讲义

十、别解文义·正宗分(二百三十四)

(第二百三十四段)

【前文提示】别解文义部分目录简表如下,红线所指为正在讲解部分 。前文讲完“绾巾以示伦次 ”,今开始讲“冥授以选本根”。

· 观察群动无二

我于尔时,观界安立,观世动时,观身动止,观心动念,诸动无二,等无差别。

我于尔时:即彼佛授观时,指示风大发源时,风大由于本觉妙明,随缘起念,一念妄动,自蔽妙明,妄循无明风力所转,故有世界众生。但能观得风性本空,动相非有,便可旋妄复真,还归本觉妙明之真心矣!故我依教修观,观察界之安立,十方界相,皆由风力执持;世之流动,三世推迁,皆由风力密移;身之动止(静也),行、住、坐、卧,莫非风力所使;心之动念,生、住、异、灭,莫非风力所推。如此观察,外而世界,内而身心,诸动虽多,其体无二,唯一风性,故曰等无差别。

我时觉了,此群动性,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十方微尘,颠倒众生,同一虚妄。

先观世界身心,诸动虽多,唯一风性;我此时觉了,此群动之风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当体全空,无有实体,可跟究故。十方微尘世界:此指无情之器界;以及颠倒众生:此指有情之根身,同一虚妄,皆妄缘风力所转耳。

· 观成顿证彻悟

如是乃至,三千大千,一世界内,所有众生;如一器中,贮百蚊蚋,啾啾乱鸣,于分寸中,鼓发狂闹,逢佛未几,得无生忍。

如是乃至:是从广至狭,从微尘数世界,乃至三千大千,一世界内,所有一切众生:上是法,下举喻。喻如一器皿之中,贮百蚊蚋,啾啾小鸣之声乱鸣,在分寸小器之中,鼓发狂闹:鼓动也,狂乱也。一器喻一界,蚊蚋喻众生;一界众生,如小器中,贮百蚊蚋,于分寸中,乱鸣鼓动狂闹,喻各为妄缘风力所转,于世界中,争人竞我,称王图霸,求名谋利,此皆狂闹。由观力故,观大同小,观妄非真,即妄缘风力,亦皆虚妄无体。逢佛未几者:逢遇无量声佛授观,经时未久,速得悟证;先悟风大,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当体性空。风大如是,诸大皆然,本无生灭之相可得,即得无生法忍,获证圆通。

尔时心开,乃见东方,不动佛国为法王子。事十方佛,身心发光,洞彻无碍。

心开:乃本觉真心开显。东方属震,为群动之首,乃见动中有不动佛,即阿閦佛。梵语阿閦,此云不动。此乃于风性妄缘动中,亲见本觉不动之真体;即于不动佛会下,为法王子,乃能遍事十方诸佛,即如观世音,在弥陀会下,为法王子,而能游化诸国,遍事诸佛。身心发光者:既了妄身妄心,皆属妄缘,风力所转,亲见法身真心,乃是当人自性本具,内外洞彻,如净琉璃,映现诸法,此即得名所以。

· 结答所证圆通

佛问圆通,我以观察,风力无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合十方佛,传一妙心,斯为第一。

此结答圆通。我以因也观察风力无依,即是无体,此了妄也;悟明本觉菩提真心,此悟真也。又观风大,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则风大无依,当体即空;则由妄缘风力所转,身心世界,岂不亦空?此句即前所云,诸妄销亡。悟菩提心,妄穷真显,即前所云,不真何待?从此得入三摩地,合十方诸佛,所传微妙心印:如第二卷,显见不分科中,文殊代问,佛告文殊,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即诸佛所传妙心。琉璃光,因观风大证此,故曰斯为第一。

文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