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我的网站5 >

儒家拿得起,佛家看得开,道家放得下

时间:2024-01-17 11:40 来源:网络整理 转载:我的网站

行君子之事,怀出世心态,处无为境界。“儒家拿得起,佛家看得开,道家放得下”,是作者在自己的著作《儒道关系论衡》中反复强调的观点。孔子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有一句话:“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意思是说什么都有底线,如果超出了底线就会陷入困顿之中。圣人有一句话:“圣人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见了病人不闻不问;对朋友不闻不问;家人也不必和他交往。”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事要不择手段,做任何事都要有底线。庄子则认为:“大道不远”、“不远君子”和“不远小人”正是做人做事三个层次中最高层次的行为准则和人生态度。《庄子·人间世》有句话:“圣人之为道也者三:一曰修身;二曰齐家;三曰治国”,说明在社会秩序中要做到修身、齐家、治国三者兼善才能达到理想境地。但人应该具备怎样的修养呢?孔子认为要达到“君子”的理想境界就应该远离争斗和贪婪之徒。对于孔子而言,如果能够把人生追求转变成内心自然善良、心平气和,他就能够获得内心真正安稳。儒家思想强调要“修身”;道家则强调“齐家”;佛家倡导“修行”;庄子更以万物为本(即以仁爱为根本);而孔子则以天人合一作为自我修炼之本(即用自身之心)……因此无论从哪种思想观点来看,儒家都是一种很好而且实用的修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