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我的网站8 >

佛陀传递的智慧:般若的四种境界

时间:2024-01-16 19:32 来源:网络整理 转载:我的网站

般若四分法:

第一种,自性般若

每个人都有般若的本体,真正的般若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本身就有的,叫自性般若。

第二种,文字般若

书籍属于文字般若,语言也属于文字般若,是表达你知道的那个般若的方式。不会表达,就没有文字般若。

佛陀的文字般若非常好,他每次都安住在般若境界中说法。据说,他的法音可以遍布三千大千世界,被人们称为“狮子吼”。

第三种,道般若

道般若就是走向般若之途的方法,而不是别的,如果在过程中让产生了执著、追求福报等,那就不属于道般若。

有人把道般若分成十三个台阶,.一层一层,一级一级,其中有诸多的方法和台阶,就是检验标准,能让行者确证无疑地趋向解脱道。

第四种,果般若

就是证得解脱之果,佛陀获得智慧之后,证得的就是般若之果。

此外,般若还有三分法:

第一种是前面讲过的文字般若。

凡夫的业障非常重,佛陀要靠一种东西把云雾拨开,让众生看到太阳、月亮,然后众生才可能融入光明,甚至化为光明。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佛陀想尽一切方法,让人们体会到他的那种境界,感受到他的那种境界,那没有文字是不行的。但文字的表达却非常有限,有些感受只有体验过才会懂,文字就是没办法说清楚。

比如有些人,刚开始不会写文章,后来写得越来越好,为什么?因为他们有了文字般若,当一个人本有的智慧开发了,就会有文字般若,就能传递自己的感受,让它温暖其他的心灵。

第二种是观照般若。

当明白般若智慧之后,一定不要丢了它,要把它作为自己看世界的一双眼睛,时时观照自己的行为,在行住坐卧间体会它,这非常重要。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里的“观”,就是观照般若。观照生命的每一时刻,不要执著,放下,久而久之,它就变成你本有的生命程序了。

这时,你就不用着力观照了,因为你丢不掉,你已经得道了,但在这之前,你必须观照,否则,你就会丢掉它。

佛陀说: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才能往生。

第三种是实相般若。

为什么说众生皆是佛呢?因为众生皆有般若实现,只不过是被妄想执著遮罩了,才会看不到,才会迷惑。

在扫除一切妄想,破除所有执著之前,见不到实相般若。就像刚从金矿里挖出来的矿石,里面虽然有金子,但却有很多杂质,所以不能说金矿石就是金子,也不能否定它成为金子的可能性。

只要慢慢地冶炼,把杂质去掉,最后通过各种方式把金子提纯,才成了真金。

这种提炼的过程,就像修行的过程,把贪婪、愚昧、烦恼等等都清掉之后,才能见到实相般若。当个人和智慧成为一体了,那时候,无论修不修,都是那个境界,无论睡觉还是吃饭,都是那种境界。

以上,就是般若的四分法和三分法,代表了不同的般若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