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我的网站7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高人指路,你选哪一个?

时间:2024-01-16 09:03 来源:网络整理 转载:我的网站

读万卷书,且行万里路,要阅人无数,需高人指路,靠贵人相助,还得自己开悟!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高人指路,高人指路不如贵人相助,贵人相助不如自己开悟。因此,人得靠自己,谁也靠不住,靠自己胜算才更大,要有“我命由己不由天”,“人定胜天”,“逆天改命”的狂傲与不羁!——开个玩笑!

无论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都是过程,而非答案,这顶多算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这种答案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得到改造。(就比方说,我现在的解释)

因为本质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都是为了获得知识经验,然后将知识经验运用到现实,实现“知”与“行”的辩证统一。书籍对于作者是直接经验,对于读者是间接经验;行万里路是直接经验。

但是每个人的时间,生命,精力有限,仅凭个人行万里路所获得的直接经验是有限的,并不能达到对客观世界全面深刻的认识。因此,每个人必须要借鉴他人对客观世界的已有的正确认识——即读万卷书,才能形成对世界较完整准确的认识。

当然,读万卷书是最快,也是最便捷获取经验的方式。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你不可能把所有经验都自己经历一遍,你的顿悟也许只是别人的基本功,你所遇到的99%的问题,前人基本都已经遇到过,并已经将他们的经验总结成了知识,写成了书。因此,读万卷书是认识世界最快捷的方式。

简单说,不光得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书中的知识未必正确,只有在实践中经得起检验才算是知识,所以读万卷书必须和行万里路结合起来。

从综合的角度看,人生的发展取决于三识:学识、见识和胆识。学识决定底蕴,见识决定水平,胆识决定气魄。学识打牢基础,见识提升高度,胆识彰显品格。

学识=读万卷书

学识,主要指知识、学问、学养。是从“读万卷书”中来,是一切认识开始的基础,是个人提高修养的主要途径。

学识是有字的书,见识是无字的书,读无字的书能丰富自己的见识,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见识=行万里路

见识,主要指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来自“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有机结合,来自理论与实践经验的融会贯通。

有学识,无见识,学问再大,也往往容易由于自以为是、刚愎自用而陷入个人主义的泥潭,孤芳自赏、夜郎自大、坐井观天、怨天尤人而难以自拔,最终难成大器、不堪重用。

知识本身没有力量,只有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才能转化为思想力量,进而指导人的行动——行万里路。见识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作用。

本质上,见识属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范畴,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密切相关。它是一个人的胸襟、格局和眼界,它能帮助人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微观的具体和局部把握宏观的整体和全局,然后通过客观辩证的分析判断,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

胆识=扛得住事

胆识,主要指胆略、魄力和智慧。没有胆略和气魄,没有胸怀和格局,做事就会瞻前顾后,畏畏缩缩,难有大的贡献、大的作为。

底气不足,就谈不上胆识。只有在实践锻炼、工作历练、困难锤炼、经历逆境、经受住挫折的考验,在应对复杂局面、解决棘手问题的过程中才能积累“底气”、培养胆识。

实践出真知,实践出人才。心里有了底才能敢于决断。“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概而言之,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都不过是一个过程,必须结合到一起,相辅相成,如此,取得的成长才最大。

...........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时间不会偏袒任何人。你把时间花在哪里,你的成长就在哪里。世界上没有白费的努力,出众的背后也没有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