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我的网站9 >

佛陀用“火宅与车”的比喻,来说明“法因人置”的道理

时间:2024-01-16 07:15 来源:网络整理 转载:我的网站

和所有事物一样,万有一切法都是没有自性的,所以只能根据人的不同根基而设置。

有些法是为上智者说的,有些法是为普通人说的。

小乘的修行者学法,是为了求得自己的解脱;大乘修行者学法,是为了自度度他。

慧能大师说:“三藏十二部一切经书和文字,无论是大乘的还是小乘的,都是根据不同的人而设置的。每个人都有智慧的本性,凭着自己智慧的本性才能领悟这些佛法。”

“一切现象都是因人心的活动而生起,如果没有人的存在,一切现象和真理就都变得没有意义了。”

万法本性湛然常住,本自具足。

佛陀为了教化不同根基的众生,因人而异地说不同的法。其实法都是一样的,佛陀在早期,为众弟子所说的经是《阿含经》,以四谛、十二因缘为说法的基本教义。

《阿含经》是为只求自己解脱的小乘弟子而说的,至今还是以最初的《阿含经》为基本经典。

到了后来又转向说其他经,渐渐向大乘转移,以《大般若经》为代表的般若类经典,是大乘佛法的核心。

每个人的根基各不相同,所以对佛法的接受能力也有不同。

佛陀曾经用火宅与车的比喻,来说明法因人置的道理。

一群孩子在一个着火的宅院之内玩耍,只顾玩得高兴,却没有看到宅院已经起火。孩子的父亲就以羊车、鹿车、牛车等各种不同的车,来诱使孩子们赶紧离开宅院。

在这个比喻中,着火的宅院比喻不息六道,孩子们就是世间众生,众生只顾在世间享乐,却对正受着的,或将要到来的种种苦,难毫无觉察。

佛陀为了救众生离开六道,用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佛法教化众生。有些孩子只能驾驶羊车,而有些孩子喜欢驾驶牛车,就好像众生有的只求自己解脱,有的不但自己解脱,还要引导他人走向解脱。

其实无论什么车,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引导众生离开这充满烦恼和痛苦的世界,走向一种没有烦恼的境地。

同样的道理,法也是没有大小高下之分,但是为了适应不同根基的人,佛陀在说法时各自有所侧重。

关于五乘的解读:

羊车,是人乘,人以三皈五戒为乘,得以出离三途四趣而生人道。

鹿车,是天乘,以上品十善及四禅八定为乘,运载众生越过四洲而达天界。

驴车,是声闻乘,以四谛法门为乘,运载众生越于三界,至有余涅槃而成阿罗汉。

牛车,是缘觉乘,以十二因缘法门为乘,运载众生越于三界,至无余涅槃而成辟支佛。

马车,是菩萨乘,以悲智六度法门为乘,运载众生,总超三界三乘之境至无上菩提大涅槃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