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我的网站47 >

习惯负向解读他人的话语?可尝试原谅自己

时间:2024-01-15 20:19 来源:网络整理 转载:我的网站

我们知道,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和想法都是不一样的,对于相同的事情,有些人会觉得是黑的,而有些人却认为是白的。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时常陷入负面解读的漩涡,长久以往,很容易引发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最近,心理专家荣新奇教授工作室迎来了一位这样的典型案例人物。

来访时,她倾诉道,跟丈夫相处多年来有些事情让她很心累,她觉得自己的丈夫很挑剔,可每次跟丈夫对质究竟不满意什么时,丈夫却觉得她反应过度。

比如,她们最近想尝试用京东上新买的智能电饭锅煮饭,但丈夫在上次吃过她煮的南洋风味炖饭后,觉得不够入味,嚼劲也不太适中,所以就说了句下次换他来下厨。求胜心切的她,想着丈夫下班晚了,再等着要煮一个小时的饭,时间会拖得很晚,不如再找新食谱,看看能不能改善。可惜,这个“挑剔”的丈夫,还是挑剔的说,下次还是让他煮吧!

所以,她沮丧地哭了,丈夫看着她,心里却想着“又来了”。

经过荣教授的催眠引导,她看懂丈夫的“挑剔”从来就不是针对她这个人,或者她的厨艺,只是就事论事,想吃一顿让他心满意足的饭,丈夫也不曾要求过她要多好的厨艺,也很乐意自己承担起煮饭的职责,因为挑剔的人总是要自己想办法,而丈夫就是这套哲学。

然而,在她心里却住着一个不容许“犯错”,或者不容许“不够完美”的孩子,总是着急着把事情做好获得他人肯定,总是努力为他人着想,却经常白忙一场。

在荣教授的解读和催眠引导下,她终于有所释然,原来自己习惯负向解读他人的话语,是因为她有着一位总不满足的母亲,难以取悦和讨好,因此,她对别人的“不满意”格外敏感,觉得那是在说自己做不好、很糟糕,但别人没往心里去的念头,她却不停往心里去。

后来她学会放过自己,丈夫的挑剔与洁癖,就是他如其所是的样子,而她也可以当那个厨艺不精也无所谓的自己,没必要非改变什么,只要如实听懂彼此,看见彼此,放开紧抓着需要认可的手,自在地往沙发靠,其实人生也可以很轻松。

解读:负面解读就是把别人的话看成是贬低,看不起或者是挖苦自己的意思,即便别人根本就没那个意思。

比如,别人问你怎么还没结婚呢?或者没谈恋爱?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只是单纯的关心,而有些人可能会认为是对他的质疑。或者觉得对面这个问话的人是不是看不起我?长期有这类负面思维的人,建议做心理咨询及早干预,避免引发心理疾病,同时学会放过自己,更放过他人。

原文原创自荣新奇教授心理堂,如需转载,请取得许可并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