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我的网站48 >

痰入耳,就耳鸣!一张方子,去痰热,痰消耳鸣就消

时间:2024-01-13 18:56 来源:网络整理 转载:我的网站

今天这篇文章,继续聊聊耳鸣的话题。

为什么会耳鸣?大多数人会说是因为肾虚,也有不少人说是因为气血不足。

其实呢,痰湿,往往是当代人耳鸣的重要因素。

中医名家有说,怪病从痰治,百病易祛,一湿难除,可见痰湿在中医杂病里面治疗是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去年就接诊一个患者,赵先生,42岁,身材偏胖,是某建材市场的老板。做生意多年来,很有钱。

有一次呢,他照例和生意上的朋友喝酒、吃饭。席间,他去上了厕所,可是就在回包房的路上,他忽然感觉到双侧耳朵里有呼呼的响声,发闷,似乎是被什么东西塞住,耳朵里不通气一般。刚开始以为是耳屎堵住耳朵,他赶紧用耳勺挖耳朵,但无济于事。

后来,他到医院去求治,诊断为“神经性耳鸣”。经用药治疗后效果不佳

来诊之时见舌脉,舌红,苔黄腻,脉象弦滑,就问他:“嘴巴平时苦不苦?胸前感觉闷不闷”?

他回忆,口苦倒是常事儿,但胸前谈不上多憋闷,只是在阴雨天气里,感觉有些上不来气儿。

我说,你这是痰热壅于耳窍。今后应该要多注意饮食和作息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他因为工作生意需要,长期酒局应酬肯定少不了,过多吃肥甘厚味,导致脾虚生湿。湿邪郁久化热,形成痰热。痰热上犯于耳,使得他耳窍呼呼作响、窒闷不通。舌红,苔黄腻,脉象弦滑,身材偏胖,饮食习惯不佳,都是辩证痰热耳鸣的依据。

开方如下:

陈皮、半夏、竹茹、枳壳、瓜蒌、菖蒲、茯苓、黄芩、黄连。

赵先生效果如何,药用两剂,耳鸣之声立,当然也有因为发病急病史短也有治疗优势。

其实此方并不难,就是《千金要方》里面温胆汤加减,方中竹茹清痰热,陈皮、半夏、茯苓、瓜蒌利湿除痰,降逆止呕,黄芩和黄连清热燥湿。枳壳行气除湿,菖蒲开窍化湿。

当然此方不适合所有人,它只适合痰火郁结之症。辩证不准,盲目用方,是危险的。

另外,就痰湿之邪引发的耳鸣来说,也未必全都是痰热扰于耳窍。有些人,属于脾胃虚弱、痰湿中阻。这种耳鸣,虽也由痰湿而来,但是全无热象,需要健脾益气、燥湿化痰。还有一些人,属于肝火夹痰,上扰耳窍。这就需要清肝利胆。总之,痰的来由不同,应对之法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