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我的网站18 >

承载式车身和非承载式车身哪个好?

时间:2024-01-13 14:39 来源:网络整理 转载:我的网站
承载式车身和非承载式车身哪个好? 承载式车身与非承载式车身没有办法区分谁好、谁坏,因为这两种车身对应的车型也是完全不同的,比如给轿车用非承载车身、增加一个独立的底盘,重量必然大幅提高、燃油经济性差。

承载式车身与非承载式车身没有办法区分谁好、谁坏,因为这两种车身对应的车型也是完全不同的,比如给轿车用非承载车身、增加一个独立的底盘,重量必然大幅提高、燃油经济性差;同理给越野车上一个承载式的车身(没有独立的车架、也叫底盘,车身既是底盘),在恶劣路况走几次、车身很容易变形!

毕竟车身的强度很难比车架子更大,如上图所示、这就是采用非承载式车身的车子所拥有的刚性车架(独立底盘),这个车架子起到承载作用、所以车身称为非承载式,也就是说车身不起到承载作用;而粗壮的车架更容易获得超高的强度,所以载重车量、越野车等等工况恶劣的环境下运行的车子,一般都会采用非承载式车身,使得强度相对低些的车身不必承受过大的力量!

早期的轿车也是非承载式车身

非承载式车身拥有独立的底盘,发动机、变速器、悬挂等等部件都安装在底盘上,强度很高的底盘可以在行驶时承受路面回传的冲击,不如有大梁的车子过坑洼路况时、可以肆无忌惮高速的通过,但采用承载式车身的车子就需要减速、不减速车身容易变形(相对而言),所以在好多年前、非承载式车身才是汽车的首选,因为那时受制于材料、工艺的制约,承载式车身强度不够!

直到上世纪30年代、承载式车身才被研发成功,从那时起采用非承载式车身的汽车才逐渐多了起来,当然这是非常一个很缓慢的过程,实际上直到上世纪70年代后、还存在很多有大梁的轿车;不过从上世纪80年代之后采用非承载式车身的轿车就越发少见,承载式车身开始大梁普及!实际上这就是一个材料、工艺、焊接等技术不断提高、使得承载式车身强度不断增大的过程,随着强度不断提高、达到乘用车标准,就开始不断取代非承载式车身了!

什么是承载式车身

非承载式车身(如上图),由车身、车架两部分所组成;而承载式车身、如下图示,只有一个车身、且这个车身还要起到底盘的作用,也就是说变速器、发动机、悬挂等等部件皆安装在车身上!这就是很多人说当今轿车没底盘的原因,实际上并不是没底盘、只不过是车身、底盘合二为一了;优势在于因取消了独立的底盘、所以有效的降低了一部分重量,同时因为没有独立底盘的垫高、承载式车身可以让重心更低!

所以采用承载式车身在燃油经济性方面、以及操控当面更有优势,所以当今主流车型皆采用承载式车身;相比较之下,承载式车身所涉及到的技术含量要更多,因为对强度有更苛刻的要求(架子不能太粗壮、还必须保证强度,所以难),而非承载车身所配备的独立车架其实可以理解成几条钢轨所构成的架子、更容易保证强度;所以在过去承载式车身更适合公路行驶,而恶劣路况对承载式车身形成的冲击很大,容易导致变形!

承载式车身的强度越来越高

随着技术不断发展、承载式车身的强度也在不断提高,比如新路虎卫士、就舍弃了过去的大梁结构,而采用承载式车身;理念很简单,只要车身强度足够大、那么承载式车身一样可以很硬派;当然很多车友对这种方式并不感冒,大梁对于一些老越野车友而言更多是一种情感、一种稳妥的保证,不过时代毕竟在不断衍变,就目前来看以后乘用车采用非承载式车身的将越来越少,当然指的是燃油车!

总而言之承载式车身与非承载式车身代表两种不同的结构形式,承载式车身更适合民用车、而非承载式车身则适合工具车,要知道越野也是工具车需要具备的属性之一,所以用好坏来区分两者是不理智的,更多是应用层面的差异;比如重卡、只能配备独立的车架,因为载重量在那摆着呢;同理家用车型只能配备承载式车身,因为更省油!现如今排放、油耗规则越来越严苛,所以家用车用承载式车身是唯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