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我的网站37 >

被当牧草上千年,如今成上佳野菜,一斤13元正鲜嫩,4月长成草

时间:2024-01-13 22:26 来源:网络整理 转载:我的网站

最近天气转暖,很多蔬菜都恢复了正常生长速度,市场供应量充足,甚至有些产能过剩,导致了大部分蔬菜都有不同程度的跌价,有些农民还担心自己种植的蔬菜会滞销。现在已经有不少蔬菜的收购价格跌到1元以下了,利润也所剩不多,但对于消费者而言,能买到平价的蔬菜,自然是很开心,不用再像1月份那样各种贵,只能挑便宜的买。

随着气温回升,很多野菜也都长出来了,并纷纷走进菜市场,与众多人工种植的蔬菜相反,野菜的价格都不便宜,其中香椿在上海市场更是卖出90元一斤,这两天又传出已经涨至120元一斤了。

春天吃野菜,在近几年非常盛行,因为平时很少有,只有在春季才会大量上市,成了很多人眼中不容错过的美味。野菜在市场上的卖价,也屡屡创下新高,今年的香椿也只是其中的一个耀眼的明星,早在2019年3月份,香椿就曾卖出一斤300元的高价,商家也只能按把卖(一把一两左右),并把它当成招牌,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近日有媒体报道,在上海菜市场马兰头和草头都能卖到一斤13元的价格,主打的就是一个“鲜”字,尽管价格比大多数蔬菜都要贵,仍有很多人会购买。

马兰头就是植物马兰的嫩茎叶,而草头或许就很多人不甚了解了,草头也叫金花菜,是苜蓿的一种(黄花苜蓿),在江苏、上海一带有很悠久的食用历史。其实苜蓿是汉朝时期从西域(如今的伊朗)引进的,有传言说当时引种进来是作为汗血宝马的牧草,从那时起苜蓿的主要用途就是当牧草,一直到现在仍是我国主要的牧草之一,已经有上千年的种植历史了。

苜蓿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产量高、适口性好,适合各类禽畜食用,而作为牧草种植的牧草,种植户都会追求产量,等苜蓿长到足够高度才会采收,这种苜蓿都已经长成了草,不适合人类食用。

人们食用的苜蓿之所以叫草头,是因为食用的部分是黄花苜蓿中最鲜嫩的部分,在每年的早春时节,苜蓿刚生长出来时,才会被人们称作是草头,也就是苜蓿草最鲜嫩的头部。草头含有大量的粗蛋白、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维生素(维A、维C、维E、维K等)和微量元素(铁、钙、硒等),营养十分丰富,并且具有低糖、低热量的特性,被人们视作上佳野菜。

因此近日草头开始上市,就有很高的关注度,吸引很多人购买,同时也有不少人到野外去采挖,都是为了吃到最鲜嫩的草头。

其实草头能如此受喜爱并卖出好价格,不仅是因为营养价值高和鲜嫩,还因为天气变暖,草头的生长速度会加快。不趁现在好好吃一顿草头的话,到了4月份草头就真的长成了草,只能当饲料了,所以人们才会在此时格外珍惜吃草头的机会。在江苏和上海,草头已经成了地方特色美食,人们也早已对草头的烹饪方法了如指掌,怎样做更能展现出草头的美味,很多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菜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