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我的网站30 >

你不知道的贵州|清代块石铺就“川盐入黔”的历史见证!

时间:2024-01-13 21:45 来源:网络整理 转载:我的网站
你不知道的贵州|清代块石铺就“川盐入黔”的历史见证!

贵州西北部的金沙清池是古时川盐入黔的孔道(即通道)之一,也是川人入黔的通衢之一,古人由四川来.过金沙鱼塘河义渡口,上岸就是保存至今的石墁(用砖石铺的)盐道。

石墁盐道或由人工采石铺就,或以岩石为基凿成,由谷底至山顶,高达千尺,就靠一步步的阶梯逐级攀登,使行人体验“黔道(和蜀道一样)难,难于上青天”。

Play

石墁盐道从清池鱼塘河渡口朝东南直至打鼓新场(即今天的金沙),宽约1米,长约70公里,自西北而东南依次经由清池、石场、平坝三个区域,纵跨金田湾、清水塘、羊跳、大坡、马脑山、上马草、鹿崽楼、构皮水、石革闹、烂坝子、盐井河、驮腰树、黑笋沟、木厂、平洛、十洞桥、西洛、空筒树等数十个村寨。全程中置有驮腰树、鲁目寨、小河等大小津梁十余座,其路面均是自然块石铺成,因为是为运输食盐修筑,所以称为“石墁盐道”。

据现存的《万年碑》《万福桥碑》《渔溏河义渡碑》记载,石墁盐道是分段筹资而建。其始建年代虽不可考,但几块碑铭都有相关记录,即自清朝乾隆四年(1739年)至咸同年间(185l~1870),历经130余载。在漫长的岁月里,一代又一代人付出了血和汗,或逐段竣工,或桥毁重建,或辟渡开船,才保障了水、陆的畅行。

体验多彩贵州 乐享温暖人生

一键转发,为贵州点赞!

资料来源:贵州省政协文史与学习委员会编,《贵州安顺 六盘水 毕节 旅游文史精编》

南明检察院邀您关注《你不知道的贵州》

Play